饲养管理

关于霉菌毒素的危害

发布日期:2015-05-05

霉菌毒素是一种存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由不同类属的真菌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既可在作物田间生长产生,也可在饲料仓储期间产生。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引起肉雏鸡呼吸道疾病、腺胃炎、肌胃炎,急、慢性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对家禽养殖户造成很大的困扰和经济损失。

1.霉菌毒素的来源:

①霉变饲料玉米采收季节雨水过于频繁,玉米采收前就发霉或者采收后不能及时晾干而导致发霉变质。

②霉垫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地面垫料主要有花生壳,稻壳,麦秸,木屑等容易发霉。

③种蛋转移种鸡采食霉变饲料后,霉菌毒素在卵黄中蓄积,孵化后期及出壳后霉菌毒素随着卵黄的吸收被转移到雏鸡体内。

2.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

①黄曲霉毒素是免疫功能的抑制剂,中毒的第一个症状为采食量降低,影响生长速度。肉鸡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约经1~2周左右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肉鸡群精神沉郁和渐进性食欲减退,口渴,消化机能紊乱,毛粗乱,逐渐消瘦,进一步可发展为贫血,腹水,脾肿大,出血性腹泻,组织器官广泛出血。黏膜苍白,体温正常,粪便干燥,直肠出血。

②组织刺激因子和致炎物质,直接损伤皮肤和粘膜。抑制白细胞和补体C3的生成,从而影响机体免疫机能。

③霉菌毒素具有雌激素作用,其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肉鸡年龄不同而异。受影响最大的部位主要是其生殖系统。较低质量浓度会诱发母性化现象。

④烟曲霉毒素(FB1)对生长肉鸡而言,饲料中1mg/kg的FB1会降低肉鸡生长速率8%,而10mg/kg的FB1则可降低11%。

⑤赭曲霉毒素A与桔霉素有协同作用。对肾脏影响比较大,降低骨骼强度,延长血液凝固时间,容易损伤,免疫抑制。抑制肝脏糖原的形成,对生物素需求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