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
- 网站首页 > 疾病防治
禽霍乱发病快!死亡高!不能忽视
发布日期:2021-06-08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症,俗称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侵害家禽的接触性传染病,国家把其列入二类传染病。禽霍乱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发生,呈流行性或散发性,该病死亡率很高。在我国,禽霍乱发生很早,1948年有明确记载,发病率3%-6%,死亡率50-70%。后来随着抗生素、铝胶疫苗的应用,该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在蛋鸡无抗养殖的背景下,近期部分地区禽霍乱开始有增多和流行的趋势。
一、禽霍乱的特点和发病机制
禽霍乱的宿主很多,几乎所有的家禽都容易感染,家禽中以鸡和火鸡最易感染,感染后大部分鸡在几天内死亡,甚至全死亡。禽巴氏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某些健康鸡的呼吸道存在该病原,受到应激容易发病。禽霍乱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的伤口传播。一年四季均可流行,高温、潮湿的季节以及气候多变的季节容易发生,90-120日龄的鸡以及成年鸡容易发生。
禽霍乱的致病性与菌株毒力和禽类机体抗病力有关,一般认为发病前就已经带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大量寄生在禽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家禽抗病力弱的时候,该菌易突破机体防御屏障,经淋巴系统屏障进入血液,发生内源性感染导致菌血症,发病禽因败血症而急性死亡。细菌内毒素——脂多糖是产生败血症的主要原因,感染禽的抵抗力强或侵入病原少时,可延缓病程。
二、禽霍乱有什么症状表现?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3种病型:
a、最急性型
最常发生在夏秋潮湿季节和昼夜温差大的春季,尤其是180-220日龄段的高产期蛋鸡更容易发生。病鸡没有临床症状,突然倒地,翅膀拍打几下就死亡。剖检病死鸡后,心外膜有小出血点,部分病鸡有肝脏表面有数个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
b、急性型
大多数的病鸡为急性经过,发病后1-3天死亡,主要表现为病鸡闭眼、颈缩、蓬羽、不愿活动、被毛粗乱,不采食,喜欢饮水,体温升高到43-44℃,鸡冠紫黑色,肉髯水肿;病鸡呼吸急促,鼻和口中流出混有泡沫的黏液;严重腹泻,粪便灰黄色或绿色,红色粪便;发病鸡群的产蛋量减少或停止。
剖检病死鸡,以败血症为主要症状,鼻粘膜、肠系膜、腹腔中的脂肪有出血点;肝脏肿大、质脆呈现棕红色、棕黄色,表面有针尖样灰白色或灰黄色的坏死点;肠粘膜充血,尤其在十二指肠出血最为严重;心外膜有很多的出血点,心包腔内有淡黄色液体,并混有纤维素;部分病鸡肺有出血点或肺组织变硬。
c、慢性型
病鸡精神萎靡,鼻窦肿大、鼻腔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有特殊的臭味,长期拉稀,关节发炎肿大,跛行,切开关节见有干酪样物质。有时出现歪颈,部分肉髯发生水肿、变硬甚至坏死脱落,产蛋鸡卵巢出血,卵黄破裂。
三、如何与其他呼吸道病鉴别?
a、禽霍乱:主要危害高峰期鸡群,肉髯肿胀,心肌弥漫性出血、出血严重,但胰腺没有出血,用抗生素治疗有效。
b、流感:各个日龄的鸡都易感染,大多数病鸡面部肿胀,胰腺出血,输卵管内有黏液,死亡快,死亡率高。
c、鼻炎:大多数呈单侧肿脸,鸡冠不发紫,蛋壳质量变化不大,死亡率低。剪开鼻中部倒提有黏液流出,心脏没有出血点。
d、鸡慢呼 :呼吸道症状时间较长,发病速度慢,流泪,眼中有气泡。
四、禽霍乱如何进行预防?
a、加强管理,做好生物安全。加强鸡舍通风、消毒工作,施行全进全出饲喂制度。饲养密度要合理,温度要适宜,勤出粪,鸡舍无刺激性气体,做好鸡舍消毒,定期使用酚类、铵离子、氧化剂(次氯酸钠)进行带鸡消毒,使用生石灰进行鸡场消毒。
b、做好禽霍乱流行毒株的免疫预防。
禽霍乱具有复杂的抗原性,生产中即使使用疫苗免疫,仍然存在暴发禽霍乱的可能性,因为暴发病原菌株抗原结构可能与疫苗的抗原结构不同导致疫苗的免于以效果不良。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主要有灭火疫苗、弱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疫苗保护率在90%左右,免疫效果良好。
五、禽霍乱如何进行中西药治疗?
一旦发生急性或最急性型禽霍乱,要将病鸡挑出隔离或宰杀处理,病死鸡要焚烧或掩埋,以避免病菌扩散。
a、产蛋鸡中药治疗。《中国禽病学-第二版》中国学者探索出诸多中草药方剂应用于畜禽疾病治疗,2001崔锦鹏等用白头翁、黄柏、秦皮、葛根、柯子、马齿笕、鱼腥草、黄芪、甘草对巴氏杆菌治疗效果显著。
b、杀菌消炎,对症治疗。禽巴氏杆菌存在一定的耐药性,有条件鸡场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没有条件的鸡场,对发病群中尚未发病的青年鸡,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最理想,连续用药5-6天。
c、恢复产蛋。经过4-5天的用药治疗,在鸡群精神、采食恢复正常后,用黄芪多糖 、维生素E或多维,帮助产蛋恢复。